bet356手机版唯一官网登录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投稿  |  ENGLISH
bet356手机版唯一官网登录
 欢迎您访问bet356手机版唯一官网登录网站!今天是:

【新湖南】如何切实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作者:董艾辉 陈珊 张强军 周德祥 杨笑沛 陈勤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8日 12:53 点击:

导读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

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要求“扎实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式发展”“着力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厘定了发展定位和建设进路。

如何切实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湖南日报《理论·智库》特约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筑牢思政课教师信仰根基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董艾辉 陈珊

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要求着力打造一支信仰坚定、理论功底扎实、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切实增强使命感、认同感、获得感。思政课教师首先自身要做到信仰坚定,才能有效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加强学习,筑牢思政课教师信仰的理论根基

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思政课教师只有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提升理论水平、培养理论思维,才能真懂真信真坚定,才能由理论认同转化为价值认同、由心理认同转化为信念信仰。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学懂弄通悟透马克思主义是思政课教师的必修课。思政课教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著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深入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真学真懂真用,做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要学以致用,深刻洞察时代大势,立足中国实际做研究,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回应学生关心的理论焦点、大众关注的理论难题,在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原创性理论贡献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加强“四史”学习。思政课教师应潜心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与思考,深入认识和准确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刻领会党领导人民正在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背后的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用心感悟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理论伟力和实践伟力;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筑牢初心使命,坚定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必将实现的信念。

厚植情怀,筑牢思政课教师信仰的情感根基

坚定信仰离不开对祖国和人民深沉的爱,离不开培育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厚植情怀,对于筑牢思政课教师信仰根基尤为重要。

厚植爱国爱民的家国情怀。思政课教师应有发自心底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把自身理想同祖国前途、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个人价值和人生追求寄托在对国家和人民的大爱与奋斗中,增进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做到“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积极为国家和民族发展奉献力量。

厚植爱教育爱学生的师者情怀。教育是国家千年大计,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续力量。思政课教师应秉承教育初心,增强责任担当意识,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教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成才规律;要坚守美好操守、培育高尚人格,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将教书育人作为安身立命之本,不断提升精神境界、升华自我价值追求,以神圣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时代新人。

投身实践,筑牢思政课教师信仰的现实根基

信仰只有扎根现实才能稳固持久。思政课教师应坚持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生动社会实践中筑牢信仰的现实根基。

自觉深入社会开展调查研究。思政课教师可利用寒暑假时间,走进城市社区、农村、企业、各种社会机构等了解国情民情,切身感受中国创造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亲身体验环境更美、城乡更富、人民更幸福的真实画面,见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无比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积极参加各类研修活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应充分利用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资源,组织思政课教师前往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研修基地可通过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共产党精神谱系教育、国情世情教育等,引导思政课教师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创造条件参加出国访学等活动。通过出国访学、参与国际会议等活动,思政课教师能不断扩大国际视野,在比较中国与世界各国中,对中国的国际形象、国际影响力有更真实、更清晰的感受,能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国际思潮,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从而自觉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好声音,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拥护者和践行者。

(作者均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理工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提升思政课教师能力 赋能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张强军

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指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主渠道”。守好主阵地、强化主渠道的重中之重是打造一支信仰坚定、理论功底扎实、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将其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抓紧抓实抓好。

提升课程教学能力,打造思政“金课”

讲好课是思政课教师首要职责,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是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打造思政“金课”的关键所在。

提升对教材的全面驾驭力。思政课教师应认真参加教材使用培训,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吃准吃透教材基本精神,全面把握教材重难点;立足教材体系的科学性与系统性,结合教学的针对性、前沿性、灵活性等,精心设计教案,切实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有效转化。

提升对课堂的全程把控力。思政课教师既要坚持“内容为王”,转变“关起门来讲教材”的陈旧观念,主动深化教学内容的供给侧改革,在深挖育人元素上下功夫,积极围绕学生关心关切,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地方工作举措、生动的背后故事、鲜活的感人事迹和自身经历感受等融入课堂教学,丰富和充实课程内容;又要重视“形式多样”,改变单向传递知识的传统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增加交互深度。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混合式” “嵌入式”“沉浸式”教学,让思政课活起来、火起来。

提升对学生的正向引领力。思政课教师应坚持以德立教、以身作则,实现“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有情怀的人谈情怀”;遵循思政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在“术”上做到“八个相统一”,全面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提升科学研究能力,推进学科建设

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科研高度、深度和厚度,是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关键。

创新科研思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具有政治性、整体性、实践性等特征,思政课教师应树立战略思维、提高政治站位,在学术研究中持续深化“四个正确认识”;增强辩证思维,科学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正确处理政治教育与学理研究的辩证关系;强化精准思维,从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规律中精准回答历史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拓展科研视野。思政课教师应拓展知识视野,融通马克思主义真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练就“看家本领”;拓展历史视野,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加强“四史”学习,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拓展国际视野,胸怀“两个大局”,关注国际形势,直面国际思潮,在国际对比中总结中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积极思考新形势下全球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其解决路径。

协同教研关系。思政课教师应坚持以思政课教学为核心的科研导向,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涵开展研究,深入思考思政课教学方法和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将课堂“活水”注入科研,将科研“灵魂”融入课堂,实现教研一体化。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扩大马院影响

服务社会是思政课教师的重要使命,提升思政课教师服务社会的能力是扩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影响的应有之义。

关切社会所需。马克思主义是生活哲学、问题哲学、实践哲学,思政课教师应在“大思政”工作大局中找准定位,发挥思想政治理论素质高、思维新、视野广等优势,关切社会所需,积极宣讲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头抵制和批判各种错误思潮;积极参与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决策咨询,将马克思主义精神力量转化为服务国家社会长足发展的物质力量。

加强调查研究。调研是思政课教师服务社会的重要法宝,应做到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主动围绕重大现实问题、理论问题和实践经验开展调研,形成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的智库成果,上升为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举措。

形成激励机制。马克思主义学院应积极拓展培训渠道,定期安排思政课教师实地了解中国改革发展成果、实地考察和比较分析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创造条件支持思政课教师到地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基层等开展实践锻炼;把服务社会经历和发表的优秀调研报告、智库成果等纳入思政课教师职称评定、评优考核与人才引进标准;对服务社会成效显著、成果突出的思政课教师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中医药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切实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质量

周德祥

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指出,要“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源源不断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后备人才”。高校须按《意见》要求,以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质量为着力点,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构建系统完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体系,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

加强顶层设计。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全面谋划、统筹规划,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选拔、培养、评价等环节进行全面设计,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要求,培养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

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衔接贯通的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当前,仅有少数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这制约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质量研究生的培养。可推动学科实力雄厚的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省级示范性马克思主义学院优先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衔接贯通的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的综合改革。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突出政治素质和学术水平“双标准”。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教学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等关键要素的综合改革。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制定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

整体设计贯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阶段的人才培养方案。本科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硕士阶段重在研究性学习,在课程设置上突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共党史等专题研究;博士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学术创新能力,根据各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在课程设置上突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阐释现实问题的专题教学。

规范学科研究方向。培养研究生过程中,在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的同时,应引导研究生在学术研究、论文写作和学位论文选题方面保持与二级学科研究方向的一致性。

优化人才培养流程。明确课程学习、学期进展报告、学术交流活动、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论文预答辩、论文送审与答辩等培养环节,确定各环节任务和要求并明确考核办法。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健全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机制,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

探索拔尖人才选拔培养机制。完善“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秀本科生夏令营”制度,从全国选拔优秀本科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实施“本科生拔尖人才计划”“研究生拔尖人才计划”,为更多优秀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提供直博或硕博连读机会;在博士生招生中实行考试制与申请、审核制相结合的选拔方式,以提升博士生生源质量。

健全学术监督机制。建立以导师督查为主体、学院检查为核心、学校监督为保障、社会监督为补充的全方位、立体化监督机制,引导学生恪守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

完善学位论文监管机制。学位论文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应严格把控学位论文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送审、答辩等环节,建立学生自查、导师核查、学院检查、学校督查全流程监督机制,确保学位论文质量。

拓展人才培养平台

搭建科学完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平台,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支撑。

拓展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之间的交流合作平台。鼓励马克思主义学院之间互派学生交流学习,研究生实行联合培养,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拓展学生学术交流平台。支持有条件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定期举办国际性、全国性、区域性、地方性学术交流会议,为学生参与学术交流提供良好平台支撑。加大对学生参加国内国际学术活动、交流访问的支持力度。

拓展“高校-社会”协同育人平台。进一步加强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更多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需求的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定期组织学生赴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充分发挥红色资源铸魂育人的重要作用。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bet356手机版唯一官网登录基地特约研究员)

完善政策支撑机制 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杨笑沛

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强化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政策支撑机制”。各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应着力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教师评价体系、教育教学模式、学术交流平台等方面政策机制。

优化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须打造一支信仰坚定、理论功底扎实、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公开选聘一批具有创新思想和战略思维的高层次人才,吸纳年轻教师加入研究团队,形成学术水平高、学缘结构优、职称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师资队伍。

挖掘现有人才资源潜力。鼓励在职教师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完善教师进修制度,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示范培训、省级分批轮训、学校全员培训,定期举办骨干教师、新进教师示范培训,支持专职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访学、进修等,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

充分发挥协作攻坚合力。聘请符合条件的专家学者、教学名师、党政领导干部、先进群体代表人物等为兼职教师,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省委党校、省社科院、省社科联等相关单位的合作,打造科学合理的教学科研团队。

完善教师评价体系

推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须完善教师评价体系。

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纳入教师评价。建立健全理论学习制度,不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全面落实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引导教师增强立德树人责任感。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完善教师教育教学效果评价机制。提升教师组织、设计与开展教育教学的能力,引导教师重视核心职责。将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等纳入工作量,作为教师考核重要标准。严格落实教授上课制度,引导高校教师回归育人本职,扭转“重科研轻教学”倾向。

完善教师科研成果评价机制。把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破除急功近利的科研观。积极探索分类评价与学术成果代表作制度,鼓励教师进行理论创新,推动实现从论文数量向论文质量的提升。进一步整合教育领域人才荣誉称号计划,提高各类人才计划的公开性、公平性、透明度,更好发挥各类人才计划对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丰富教育教学模式

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须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改革创新。

加强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优化课程内容,加强价值引领,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进教材、进头脑,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的教育。完善教材建设奖励制度、教学成果奖评选制度,助推教学质量提升。

完善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机制。以教研室为单位推动思政课教学机制创新,强化以问题为导向的专题式教学、案例教学模式。构建课堂、校园、实践基地、网络四位一体的思政教育教学立体空间,发挥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的协同效应。

加快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落实《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有针对性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将课程思政建设融入教学研究、教材建设、教学团队和名师培育中,形成一批高质量的课程思政教研成果。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一流本科课程五类“金课”等教学工程项目建设为抓手,将课程思政建设纳入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指标体系,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紧密结合的教学育人体系。

加强学术交流平台机制建设

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须大力开展形式灵活、注重实效的学术交流活动。

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以教研室、学科为单位,按教学科研相统一原则,成立相应的研究所,实现室所合一,有机融合科研活动和教研活动,加强科研团队与教学团队建设。

强化学术活动品牌建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与思政理论课创新”“博士论坛”“理论工作坊”等常态化学术品牌为基础,围绕学科建设需要,广泛开展校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完善学术交流制度。设立学术交流专项基金,资助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学术论坛。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策略,举办高质量学术讲座。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bet356手机版唯一官网登录基地特约研究员)

着眼立德树人 强化体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

陈勤

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强调“牢固树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日常思政工作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

体育课程具有区别于其他课程的个性特征和价值,应深入探索“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体育教学的路径,在教学各环节挖掘和突出道德修养、价值理念、爱国情怀、理想信念等价值元素,使“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得到充分落实,从而发挥体育教学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助力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

——实现育人目标同向同行。

体育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政教育的育人目标同向同行,应注重体育课程教育目标与思政教育育人目标联动结合,以形成长效的发展动力。

一是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本”的大学体育课程教育目标与“育人为本”“全方位育人”的思政教育目标结合起来,切实把育人工作贯穿于大学体育教育教学各环节;二是将“培养意志品质和道德行为”的大学体育课程教育目标与思政教育道德目标结合起来,通过设置相关课程讲授体育知识和技能、指导运动实践,不仅帮助学生增强身体素质,同时提升学生的体育精神和思想道德观念,促进学生意志品质和道德行为发展;三是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等大学体育课程教育目标与思政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等目标结合起来,超越“身体培育”范畴,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使受教育者在自由和谐的教育环境中得以健康可持续发展。

——实现课程内容同向同行。

体育课程教学不仅包括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更以身体素质的锻炼和运动技能水平的提升为主体内容,在体育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应注重强化趣味性和有效性。

一是加大体育文化在体育理论课程教学中的融入力度,使体育意识、体育精神、体育价值等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凸显;二是在运动训练中开展思政教育。高校体育课所涉及的每一运动项目,除了拥有特殊的运动技巧、战略战术之外,还具有个性化的运动规则和精神内涵,这既是体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构成了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应在培养学生运动技能、战略战术、实战能力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引入思政教育知识。比如进行武术教学时,教师可将其延伸至“尊自然、法天地、遵规则、爱家国、孝父母、敬师长、严律己、宽待人”等武德教育,实现体育精神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三是在开展体育活动尤其是体育类竞赛时,加大对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力度,使其逐渐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永不言败的精神、团队合作的意识、尊重规则的品质。以篮球教学为例,体育教师在给学生讲授篮球运动规范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制度意识、法律意识,在训练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涵养持之以恒、团队合作、奋发拼搏的运动精神,以此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

——形成部门联动机制。

高校思政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不同部门,体育思政教育也是如此,应构建联动机制,增强教育合力、谋求最佳效果。

一是体育课程应结合思政部思政课程计划制定相应课程计划,使体育教学和思政教育同向而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二是思政部应对体育教师进行思政培训,提升任课教师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理论水准,确保教师在体育课程内融入思政元素;三是搭建多样化合作交流平台。建立学校体育教师和思政教师合作平台,通过集体备课、定期交流、课堂展示和教学观摩、网上评教等多种形式,组织两学科教学团队进行教学研讨,促进实现知识共享、经验分享。

——建立新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

高校体育课程对学生的评价,应建立从学生身体能力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及体育职业道德素养等方面进行评价的体系,采用“思想品德+团队合作+课程学习+技能展示+讲解示范”等多维度的综合评价。

在评价方式上,应转变以教师为主开展评价的传统模式,改为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角度多层次相结合,切实体现将思政教育融入体育课程的效果;对体育课程中思政教育的评价,应从教育目的、实施程度、实施效果等多方面考量,不断完善评价细则。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基地特约研究员,梅山武术文化研究院副院长)

原文链接:https://www.hunantoday.cn/article/202111/202111180704066973.html



上一条: 【湖南日报】干部上“心思” 群众卸“心事” ——绥宁县全面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侧记
下一条: 【华声在线】杨笑沛:完善政策支撑机制 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