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代以来中国慈善史研究演化历程述要
中国慈善之事可以追溯至古时荒政,亦散见于历代官宦奏章、文人载录和志书典籍。不过,真正学术意义上的中国慈善史研究当是近代学科体系形成与细化的产物,亦与灾祸频仍而亟待救助的近代中国民生困境紧密相连,从而渐为学界同仁所关注。
观览民国时期各界关于慈善事业的讨论,大多为当时人写当世史,围绕现实慈善事业的发展状况而展开,较少撰述分析历史时期慈善事业,亦即缺少史学研究视角。稍加移换观察视角则不难发现,民国时期专门性慈善史著述虽为少见,可在当时兴起的救荒史等史学分支领域却出现大量言及慈善事业的论著。不过总的来说民国时期中国慈善史研究并未成长为一门史学分支,而是依附于荒政史和救济史等领域,研讨内容也多半是临时性应急章节,缺少对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史的系统研究。
中国慈善史研究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并渐成学术体系,则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迄今已有四十余年的历程。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慈善事业迈入全面发展的转型期,日趋繁荣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新的问题。如何问道于史以资鉴当前慈善事业发展,便成为新世纪以来中国慈善史研究的目标取向。
总体观之,近二十年来中国慈善史研究,无论从断代慈善史到慈善通史,从区域慈善史到中国慈善史,从慈善个体史到慈善群体史,从精英慈善史到草根慈善史,从国内慈善发展史到海外华人慈善发展史,从慈善史事概略梳理到慈善史实精细考论,从慈善史话实证描摹到慈善史论初创反思,从依附传统史学到史学新兴分支,从历史学单一学科到多学科融合交叉,从少数慈善史探路学人到慈善史学人共同体,无不呈现出一路高歌猛进且硕果累累的发展态势,成长为中国史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
二、中国慈善史研究的现有成效
改革开放至今四十多年,中国慈善史研究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择要述之,大致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中国慈善史料文献整理取得突破。其中尤以近代中国慈善人物和慈善团体的文献整理出版最具代表性。与此同时,学界编辑出版的各类近代赈济史料和方志文集等也包含大量慈善史料文献。另有郭常英、曾桂林等人在研课题亦立足于慈善史料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但也存在明显不足,一是现已编辑出版的慈善史料多系对近代以来慈善文献的整理,而对古代慈善文献的整理工作则无明显成效;二是迄今依然缺乏一部诸如“中华慈善史料文献汇编”之类全面详实的史料汇集以供学界同仁参阅。
(二)中国慈善史研究范围开阔多样。现有中国慈善史研究成果既关注长时段通史研究,也耕耘断代史研究;既有全国性研究,亦不乏区域范围研究;还有大量围绕特定主题而展开的慈善专题史研究。
(三)中国慈善史研究的若干重要问题得到深入捋析。其一,关于“慈善”概念的界定。其二,关于慈善行为动机的研究。其三,关于近代慈善事业兴起背景的考察。其四,关于慈善事业类别和内容的考察。其五,关于慈善事业思想来源的梳理。其六,关于中华慈善文化的探讨。其七,关于慈善史研究视角转换的倡导。
(四)中国慈善史史学诠释创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多种史学理论范式在中国慈善史研究过程中相互交织,影响较大的有革命史范式、近代化范式、国家与社会理论等。此队尚有多元现代性理论、社会治理理论、理性人理论、第三部门理论、第三次分配理论、法学理论等社会理论,被史学界运用于具体的中国慈善史研究。
(五)中国慈善史研究的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学术交流频繁。目前从事中国慈善史研究的中坚力量遍布全国各地,依托高校或科研院所平台整合慈善史师资队伍,成立专业性慈善公益研究院所,陆续招收慈善史方向研究生,积极培养中国慈善史研究的后备人才队伍。
(六)港澳台及海外华人学者中国慈善史研究论著迭出。包括香港早期保良局对妇女的救济、明清善书的劝化意义、明清慈善组织的社会功能、中国红十字会初期的发展历程、宋代以降义庄、育婴堂等慈善机构的救济活动、近代以来华侨慈善发展史等。
(七)国外学界中国慈善史研究成果喜人。国外学界早期对中国慈善史的研究多关注中国古代慈善救济事宜,约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后,逐渐将目光延伸至中国近代慈善事业。日本学者在此领域颇有建树。 韩国学者考察了宋代居养院制度的变迁,又从经济史角度探讨晚清时期中国善堂地产的经营实态。 美国学者多以“市民社会”“公共领域”的理论范式关注明代至民国年间的善会与慈善伦理。 法国学者考察了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国外这些颇具影响与学术价值的重要作品,与国内势头正兴的中国慈善史研究辉映相照,共同推动了中国慈善史研究的深入发展。
然而,中国慈善史研究成绩喜人的同时,也存在诸多有待解答的问题。诸如史料挖掘不充分、史事叙述不清晰、史论阐释软弱化、研究领域着力不均、研究模式同质化、研究方法简略单一等。
三、深化中国慈善史研究的若干思考
如何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推动建设中国慈善史研究的学术、学科与话语体系,进而为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事业提供资鉴,特提出如下思考:
(一)弥补中国慈善史现有研究的薄弱与阙如之处。现有中国慈善史研究还有诸多未曾深挖甚至被忽视之处,此亦后续研究得以深化和突破的学术空间所在。大致说来,今后中国慈善史研究或可在如下五方面着力跟进。其一,转移研究视角,关注慈善实践过程中的受助者,探讨受助者的物质与精神世界。其二,拓展学术目光,发掘被历史风尘掩埋的“平民慈善”现象(草根慈善),描绘精英群体以外的另一幅施善画面。其三,延伸研究边界,将华侨华人慈善史纳入中国慈善史研究范围,通过慈善活动探讨海外华侨华人与祖国故乡之间的关系。其四,调适研究着力点,解决中国慈善史研究内容和研究地域及研究时段的失衡问题,推动慈善史研究的平衡发展。其五,转换研究思路,开展中国慈善史比较研究,通过横纵内外比较推动慈善史研究走向深入。
(二)形成一个贯通古今中外的中国慈善史研究体系。中国慈善史研究现状大致是:研究古代慈善史学者不轻言近代慈善史,研究当代慈善事业的学者多忽视历史时期的慈善思想与实践,研究中国慈善史的学者更不轻谈中西慈善史对比研究。长此以往,研究虽愈发精细,却也不无有狭隘化倾向,绝不利于构建中国慈善史研究的学术话语体系。有鉴于此,当前中国慈善史研究应当尽可能打通古今中外的壁垒。其一,打破中国慈善史研究过程中的古今壁垒,促使相关研究更具完整性与系统性。其二,打破中国慈善史研究过程中的中外壁垒,主动吸收海外中国慈善史研究成果。其三,打破中国慈善史研究过程中的学科壁垒,广泛借用其他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及观点,打造多学科综合视野下中国慈善史研究格局。
(三)确立历史研究为现实社会服务的责任意识,推动慈善史研究成果转化及运用。中国慈善史研究的重要社会价值在于为当前中国慈善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历史镜鉴。传统慈善中有许多值得传承的观念与做法,恰好有助于解决当代慈善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比如宗族慈善有助于当代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善治”格局的形成。又如宗教慈善在安抚弱势群体心理、稳定社会秩序方面,有着任何世俗慈善事业都无法比拟的优势。再如民国时期慈善法制建设已经颇具成效,相关律法文件对当前慈善事业健康发展仍有资鉴意义。与此同时,通过慈善史学术研究,进而厘清历史时期官办慈善与民办慈善问题,也有助于更好地定位当前慈善事业性质。从古至今,官办慈善始终存在,而且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直至近代以降方逐渐让位于民间慈善。以历史观照现实,当前我们应该推动慈善事业走民办官助的社会化道路。转换视角来看,当前中国慈善事业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困境及未来可能的走向,同样也将成为往后中国慈善史研究的应有之义。诸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与转型,互联网时代中国慈善的全民化走向,慈善资本运营的实效评价与价值评价问题,权力、金融、慈善融合下慈善异化的破解之道,慈善法制建设的规范化和本土化等问题,均将成为当代中国慈善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今日之实况即为明日之历史,我们以亲历者身份关注并研究中国慈善事业,不仅是以公民身份参与社会事务的体现,更是当代人写当代史的责任意识,能够为后来者研究中国慈善史留下大量文献资料和宝贵学术创见,而我们自身也将在中国慈善学术史上留下自己的足迹。
(作者系中华慈善总会专家委员会委员、bet356手机版唯一官网登录慈善公益研究院院长 周秋光)
原文链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rmh28529072/rmh28529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