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我国将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构建支撑技能社会建设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构建开放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完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3月31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宋德民介绍。
“十四五”时期,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将提高到11.3年,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同中西部开发开放格局相匹配的高等教育体系,如何推动形成?规范校外培训、减轻学生课外培训负担有哪些新举措?
提升全民受教育程度,推进乡村教育振兴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整体国民素质。202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8年,“十四五”末期,这一数据将提高到11.3年。这意味着,到2025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将达到高二年级以上的教育程度。
“我们将进一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普及水平,到202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力争提升到60%。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进一步提高,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也会有大幅提升。”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介绍,还将不断提高存量劳动者的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不断提高质量、优化结构,让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如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20万建档立卡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514万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教育如何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我们要加快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农村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振兴农村教育,职业教育非常重要,让农村孩子有一技之长,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举措。”刘昌亚介绍,高校也将携手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进一步发展产业、健康、旅游等帮扶模式。
中西部高等教育,是中西部发展的内生力量。2020年9月,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了《关于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若干意见》。“我们要以西安、兰州为战略支点,发挥高水平大学的龙头作用,带动引领西北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要以重庆、成都为战略支点,发挥高水平大学和高等教育集群的集聚溢出效应,打造西南地区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桥头堡。”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说。
深化科研评价改革,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创新源头,创新人才培养和汇聚的主阵地在高校。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提升高校科技创新水平,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全面提升高校原始创新能力,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宋德民介绍,我国将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完善前沿科学中心布局建设,组织高水平研究团队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同时,着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供给能力,建设一批集成攻关大平台,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关键领域组织集中攻关。
“我们还要着力深化科研评价改革,深入贯彻落实破除‘SCI至上’和提升专利质量等文件精神,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全面增强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能力。”宋德民说。
最近,教育部印发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十四五”时期,新版目录如何对接“十四五”高质量发展?
“这次集中修订紧盯产业链条、紧盯市场信号、紧盯技术前沿、紧盯民生需求,设置了19个专业大类、97个专业类、1349个专业,全面覆盖了国际通行的41个工业门类以及我国最新发布的新职业。”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介绍。
“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立高水平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是“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
“‘十四五’时期,将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优质中小学幼儿园为实践基地,开放、协同、联动的教师教育体系。”宋德民介绍,我国将实施新时代“强师计划”,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发挥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示范引领作用,并启动“国家优秀农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定向培养高素质农村教师。
规范校外培训,严禁招生入学与社会竞赛挂钩
社会关注的校外培训机构乱象,应当如何治理?
“这些问题的存在,既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也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和精力负担。今年教育部把这项工作列入重点工作任务,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系统治理、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大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力度。”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对校外培训机构,将坚持依法治理、综合施策,严格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从严审批培训机构,强化培训内容监管,创新收费管理方式,规范培训行为,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培训行为;对义务教育学校,要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规范作业管理,提高作业设计水平,严格控制书面作业的总量,课后服务时间要和当地的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进一步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提高课后服务质量。
“奥赛”曾一度火热,近年来有所降温,但最近,改头换面的“奥赛”在有的地方卷土重来。针对这种现象,吕玉刚强调:“对没有经过审核通过的竞赛活动加大查处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禁中小学校、社会培训机构组织中小学生参加违规竞赛活动,严禁中小学招生入学与任何形式的社会竞赛挂钩,坚决斩断这种利益链。”
规范社会竞赛项目的管理,是减轻中小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教育部严格控制竞赛项目数量,全面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竞赛项目,现有的5项奥赛只面向高中阶段的学生。“我们要继续深入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规定和‘公民同招’政策,严格按照竞赛项目管理规范和举办方的承诺,加强竞赛项目的全过程管理,保障竞赛项目依法依规举行。”吕玉刚说。
近年来,一些地方“超级中学”跨区域招生,“振兴县中”成为热议话题。“我国普通高中1.42万所,其中县域高中0.72万所,在校生规模超过了一半,达到了1468.4万人。一个县的高中发展不好,这个县的基础教育很难发展好,所以必须建设好。”吕玉刚说。
吕玉刚表示,下一步将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门研究制定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从优化结构布局、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政策保障等方面发力,全面提升县中的办学水平。
“我们要进一步严肃招生工作纪律,坚决制止违规跨区域掐尖招生行为,促进普通高中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吕玉刚强调。
编辑:林奕
原文链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1-04/01/nw.D110000renmrb_20210401_1-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