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56手机版唯一官网登录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投稿  |  ENGLISH
bet356手机版唯一官网登录
 欢迎您访问bet356手机版唯一官网登录网站!今天是:

以共情赋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晶 王伟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02日 11:31 点击:

共情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从他人的角度去体会并理解他人的情绪、需要和意图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可以在心理咨询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可以成为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工具。加强师生共情沟通可以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供新视角和新路径。

一、共情对“纲要”课建设的重要作用

增进课程亲和力和学生认同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偏重于宏大叙事和主题、线索等的梳理而忽视了学生对鲜活的历史人物、曲折的历史情结、形象的历史场景等的关注,这就导致学生无法对课程形成高度认同并产生主动趋近之感。教师只有通过共情,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体验大学生对“纲要”课的期望与困惑,才能更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材料并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加以呈现。具体到“纲要”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近代史上在逆境中成长、在危局中担当大任的历史人物,探寻他们的成才轨迹,以此来满足大学生对自身成长的需求和期待。只有当学生切实感受到自身的需求被尊重和理解,课程的温度和教师的亲和力才会充分体现出来,学生才会发自内心的对教育者和课程产生亲近与趋同。

提升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课堂吸引力是评价课程好坏的重要标准,只有课堂充满吸引力,学生才会积极参与,才会有求知欲和表达欲,才能引发学生深层的思考与感悟,而课堂能否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兴趣和爱好是其产生持续吸引力的关键因素。自带互联网“基因”、拥有极强个性的“00后”大学生一方面兴趣广泛,另一方面又常常拥有自己小众化的兴趣圈层。对于“纲要”课教师而言,如果能够关注当下年轻人的喜好并将学生普遍喜欢的绘画、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电影等艺术形式灵活的运用到课堂教学中,那么课程的吸引力会大大提升,学生也更容易受到教学内容的正向陶染和感化。此外,学生对小众圈层的兴趣也值得教师关注。教师即使不能够完全做到“想其所想,做其所做”,但是如果教师深入洞察这些个性化群体的主观意愿并能够采用倾听、同情或赞赏等方式与学生产生共情,依然可以通过课程对其达成有效的刺激和深度的影响。

深化教材研究,提升教学针对性

加强教材研究是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基本要求。师生共情是深化教材研究的重要手段。对于“纲要”这门课程而言,只有通过倾听,了解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的掌握情况,才能根据学情对教材内容做出恰当的取舍。例如,通过共情沟通,教师可以了解到,“00后”大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已经对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及过程、日军的滔天罪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以及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意义等内容有了初步的掌握,但由于受到部分网络平台上一些不良网文的影响,有些学生对部分结论存在质疑。在深入了解到授课对象的知识结构与思想困惑之后,教师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对“纲要”教材中与中学历史相重复的内容进行删减和整合并通过生动的叙述与详实的史料对学生的困惑进行深入解答。

改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合作

师生关系是高校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要保持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必须从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和学生学习幸福感两个方面入手。其中,教师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的重要来源是教师自身的教学体验与收获。当“教师所讲非学生所想”之时,学生就很难在课堂上有获得感和幸福感,就容易造成“人在场,心不在场”现象的发生。反过来,由于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教师也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和挫败感,这又会影响到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了使教师和学生都能从人际关系中受惠,那就必须增强师生“共情”。当“纲要”课教师通过与学生深度共情并挖掘出契合现阶段大学生兴趣爱好与心理特征的教材资源时,课堂氛围和师生关系也会更加融洽,教学工作的开展也会更加顺利。

二、深度挖掘现有“纲要”课教材的共情资源

将历史人物的奋斗故事与学生的成长经历相结合

在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矢志不渝,期间涌现出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和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长城。如今高校开设的“纲要”课程不仅宏观叙述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民族复兴而英勇奋斗的历史,更是全景呈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进行伟大斗争并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它是我们向青年大学生讲述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最佳载体。虽然党的百年奋斗,从宏观视角来看,波澜壮阔,征途漫漫,但“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只要教师善于将一个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历史人物的奋斗故事鲜活而又真实地呈现出来,引导学生进行恰当的情感迁移,与历史人物产生共情,去切实感受革命烈士、英雄人物以及先进模范在特定历史场景中的忘我牺牲、努力拼搏与不懈坚持,那么不仅能使学生更好的体悟党的百年奋斗征程,也能使他们在当下的奋斗中进一步坚定意志、明确方向。

将革命先烈的信仰与学生信仰相结合

当下,仍然存在少部分青年理想信念缺失、对个人及社会前途认识模糊甚至存在错误思想的现象。对此,高校思政课教师要肩负起主体责任,切实改善青年理想信念淡薄的情况,通过共情了解他们的成长环境以及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过程。“纲要”课教师要想真正通过课程激发学生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必须要把革命先烈的教育与成长经历、思想认识上的彷徨、确立信仰的过程、坚定理想信念之后的蜕变以及实现个人理想实现之后成就与满足全面呈现给学生。只有当学生自己内心渴望在思想上竖起一面旗子的时候,他才会在信仰的指引下奋力远航。

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与新时代青年对创新的追求相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同新时代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丰富实践联系起来。“纲要”课教师可以在宣讲“四史”的过程中将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有机融入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当中,并将其中经历的曲折、艰辛、障碍、认识误区以及发展、完善过程等细节进行细致刻画,引发学生共情,将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到关照自身创新能力发展的实际情境当中去。

将弘扬英雄事迹及精神与学生小众圈层的兴趣特长相结合

进入大学阶段之后,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更倾向于双向探究与主动参与。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英雄事迹时仅仅依靠叙事、铺陈和情感渲染,效果往往差强人意。这时,教师可以运用师生共情原理,理解和尊重学生当中小众圈层的兴趣特长并鼓励他们利用其原创改编能力强的特点对英雄人物事迹及精神进行二次创作并传播。由于学生亲自参与了素材搜集和视频制作,他们对英雄人物的事迹与精神也会有更深的理解与感触。

三、把握“纲要”课师生共情的原则

尊重和理解是产生共情的基本前提

了解学生对课程的需求与期待、学生对课程的体验以及部分学生无法专注于课程的原因是师生共情沟通要达成的重要目标。但是,学生能否敞开心扉讲述最真实的需求与体验取决于他感受到的被尊重和理解的程度,假如教师能够能对学生给予最充分地尊重和关怀,他们会更倾向于对所聊的话题畅所欲言。教师要想让学生感受到最大限度的包容和理解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避免自我意识太强烈。第二,负责任的态度和恰当的赞美。第三,接纳小众圈层的与兴趣与心理。

把握差异、精准定位是促进共情的情感纽带

性别差异、性格差异、知识结构差异等都是影响师生共情效果的重要因素。对大学生来说,一般来讲,女生的共情能力要优于男生,内向型性格的同学共情能力更强,而学习文科的学生共情能力要强于理科和工科学生。无论是主动倾听还是被动倾听都是建立共情的恰当方式,没有孰优孰劣之分,教师运用何种技巧要根据当事人的状态和当时的情境随机应变。

多方配合、有效衔接是促成师生共情的有力保障

开展师生共情沟通不仅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还需要学生社团、学校主管学生工作的相关部门以及相关教育行政部门等的多方支持。首先,加强与学生处、辅导员等主管学生工作部门及个人的沟通可以大大提升学生交流工作的针对性。其次,在课上合理利用视频和音频资源以及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等技术强化试听效果与感官刺激是增强共情效果的必要手段。再次,利用学生社团组织,共同开展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党史展览馆、革命战役纪念馆等社会实践活动是增进“纲要”课师生共情的有效途径。最后,在技术层面做好衔接之后还需要顶层设计的保障。

提升教学、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师生共情的最终目标

教师在与学生共情沟通的过程中固然可以了解当代大学生多样化的兴趣爱好,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需要做到面面俱到,最终选择何种兴趣契合点要以“纲要”课教学的目标和课程重难点为前提。“纲要”课开展师生共情沟通只是手段,核心目的是借助共情让学生更真切的感受历史上仁人志士与英雄人物为国家摆脱苦难、走向辉煌付出的巨大努力与重大牺牲。通过共情,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崇敬民族英雄并向往国家荣光,唤起他们自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力拼搏使命感与责任感。

总而言之,加强共情沟通、提升共情能力是落实新时代思政课守正创新基本要求并增强课程亲和力和针对性的一次有益尝试和探索。通过共情,可以帮助“纲要”课教师更深入的了解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需求与心理期待,反过来,学生也可以借助共情更好地理解教师的授课计划与教学内容安排。在确立了增进师生共情沟通的教学观念和目标导向的前提下,教师需要在提升师生共情沟通技巧、更进一步挖掘现有“纲要”课共情资源以及避免因迎合学生兴趣而导致思政课程随意化、娱乐化、庸俗化等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思考和研究。

作者:李晶(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伟(廊坊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

编辑:林奕

原文链接:https://theory.gmw.cn/2021-06/25/content_34950814.htm





上一条: 推动“双减”政策落实落细——作业减量增效,校外培训压减
下一条: 舞蹈培训市场火热,发展需要规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