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第一资源·笔谈】
作者:王成斌(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江苏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物史观认为,人是生产力要素和现代化进程中最具活力的关键变量。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只有实现人才发展现代化,才能引领和驱动各行各业的现代化,使中国式现代化永葆生机与活力。
为中国式现代化强基赋能
什么是现代化?以美国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学派认为,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之间的根本差别是结构分化、功能专门化与社会整合。科学的分工、有效的组织、相互间的协同、资源的整合,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和最活跃的因素。因为人是社会变迁和进步的关键要素和主体力量。
近现代以来的世界人才中心、创新高地和产业变革的形成,都包含了人才思想、人才队伍和育人用人机制的现代化。
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同样包含了对人才发展现代化的谋篇布局和系统推进,培养和使用了成千上万的优秀人才。
我们必须认识到,人既是现代化的创造者,更是需要实现自身现代化的主体。人才与现代化是相互支撑、相互交融的。一方面,没有一大批拥有先进理念、科学思想和真才实学的人才,以及与之匹配的创新体系、产业体系,即使像一些资源型国家拥有巨额财富,也不是现代化国家;另一方面,没有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制度管理体系、价值理念体系,人才也难以脱颖而出、难以发挥作用。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要把推进人才发展现代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国是一个人口和经济大国,人才资源总量达2.2亿人,研发人员总量稳居世界第一。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为完整的产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广阔的舞台。人才供给和需求的规模都很大,这决定了我们所需要的人才首先要依靠自主培养,决定了要系统有效地把人才组织起来,形成人才红利、创新优势、规模优势和制度优势的聚变效应,为中国式现代化强基赋能。
人才效能现代化是关键所在
人才队伍现代化的外延涵盖面很广。党中央确立的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包括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卓越工程师队伍等。
那究竟如何定义人才队伍现代化呢?笔者认为,人才队伍的现代化,应包含以下这些方面的要求。
第一,人才队伍指导思想的时代化。只有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人才队伍,才是一支现代化的队伍。新时代的人才队伍,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报效国家、服务人民。
第二,知识和能力的更新迭代。要学习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坚持严谨治学,具有创新创造能力。这要从教育改革抓起,着力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素养。
第三,科研条件的优化升级。支持建立由一系列先进仪器设备组成的重点实验室、研究院等科学研究平台;对具备产业化条件的技术,支持建设工程化平台和产业化的企业。
第四,队伍结构和科研组织的专业化科学化。要努力建立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优化、相互协同、作用突出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既要统筹兼顾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又要突出重点,强基础,补短板。
有了一支现代化的人才队伍,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让人才效能现代化。如何理解和定义人才效能现代化?所谓“效能”,是指衡量工作成果的尺度,是预期目标实现的手段和达到的程度。效率、效果、效益是衡量效能的主要依据。人才效能,就是最大限度发挥人才的作用,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人才发展现代化与整个现代化进程的匹配度和贡献度上。
所谓匹配度,是人才的数量、素质、结构、作用是否满足整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匹配度可以反映供求关系及其变化情况。
所谓贡献度,是指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程度。贡献度主要反映因果关系及其变化情况。数据显示,2021年,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6.8%,其中人才贡献率达到34.5%。
研究人才效能现代化,要深入研究能够直接反映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的指标体系,以效能监测检验人才工作的实际成效。
推进人才治理体系现代化
推进人才治理体系现代化,既要汲取我国历史上选才、育才、用才的历史经验,又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形成世界科学和人才中心的成功举措,更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要求,走出一条中国式的人才治理现代化道路。这就是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的大前提下,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入推进人才治理的法治化、社会化、科学化水平。
一要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重视人才治理的法治化。坚持党管人才,是中国式人才发展现代化的首要特征和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能使人才队伍和人才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防止“市场失灵”。坚持党管人才,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包括规划人才发展战略,制定并落实人才发展重大政策,协调各方面力量形成共同参与和推动人才工作的整体合力,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实现价值提供良好服务等。
二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着力推进人才治理的社会化。人才成长发展和发挥作用,离不开市场机制,要有市场驱动、市场选择、市场标准和市场激励。在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真正的高层次人才会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定位自身价值。推进人才治理的社会化,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中介组织的作用,让社会中介组织在发现人才、评价人才、促进人才流动方面发挥专业化的功能和作用。
三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进一步推进人才治理的科学化。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制度体系,把人才治理现代化的要求贯穿到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各个环节。要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
总之,要把人才发展现代化摆在中国式现代化大局中去谋划和推动,使之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内容,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活力源泉。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15日 07版)
原文链接:https://news.gmw.cn/2023-01/15/content_363037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