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56手机版唯一官网登录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投稿  |  ENGLISH
bet356手机版唯一官网登录
 欢迎您访问bet356手机版唯一官网登录网站!今天是:

【致敬40年·教师风采】读懂中国征文作品展(二)

来源:bet356手机版唯一官网登录新闻网 作者:胡玉轩 孙艳艳 李文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07日 16:50 点击:

小康路上筑梦人——记李景保教授

“作为一名高校老师,我最大的幸福是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理想。”初见李景保老师,穿着朴素的他正向学院资料室迈去,精神矍铄,步履坚定,眼神中闪耀着如火般炽热的光,那是为教育燃烧了四十余载的神采与自信。

师者乐教,一片丹心惟报国

1951年,李景保老师出生在一个贫困农村家庭,父亲的早逝让他早早背负起养家重担。吃饱穿暖成为他童年最大的渴望。1971年,李景保老师高中一毕业,就毅然投身农村小学教育,他希望通过教育改变更多贫困学子的命运。

“当好一名人民教师,这是我要用一辈子来做的学问。”李景保老师于1973年报考了湖南师范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在此后的三十五年从教生涯中,李老师每一步都走得无比坚定而踏实。他担任了9届本科学生的班主任,培养了一大批地学工作者,其中包括著名的区域经济领域专家杨开忠;他将科研主攻方向牢牢锁定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指导了30余名研究生,开展有关洞庭湖流域水文研究。李老师曾说:“我这一辈子都离不开教育事业”,退休后的他欣然接受学校返聘他担任教学督导工作,并受学院聘请担任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学者务实,经世致用助小康

1992年11月,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将李景保老师推入人生的谷底。他的双腿股骨、胫非骨粉碎性骨折,前后历经3次大手术,才保住性命,但却瘫痪在床。住院期间,他因长期卧床导致排便困难,是学生毫不犹豫地用手指把粪便从他的肛内一粒粒抠出来。来自学生的这份爱感动得他热泪盈眶,他发誓:“我一定要回到属于我的讲台,我一定要继续教书!”此后,他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和对教育的执着,终于一步步走出阴霾,重新站了起来。

出院后,恢复正常行走的李景保老师策马扬鞭,高歌猛进。带学生,写论文,报课题,哪一样都没有落下。他在糟糕的身体状态下,聚焦水文学与水资源﹑自然灾害和水土保持研究,成功拿到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资金项目,独著出版科普读物6部,合著(含编著)学术专著7部,还在《地理学报》《水力学报》等权威刊物上发表了80余篇论文。他指导的本科生毕业论文,有10余篇发表在《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冰川冻土》等权威刊物上。如今,李景保作为洞庭湖流域水文研究专家,他的著作《洞庭湖区水安全》对国家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性意义。

仁者爱人,筑梦桃李师道传

“亲其师,信其道”。李景保说:“作为老师,要学会与学生交朋友,跟学生打成一片。”他的一名学生深有感慨:没有李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后来这名学生留校任教,并成为一名深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他深情说道:“李老师对我的教导,引导着现在的我教导我的学生。”一名92级的学生说:“那时我新生入学,十分迷茫,虽然不是李老师直接带的学生,但是我也跟着学长学姐到李老师家里蹭饭,在他的家里,听他告诫我们要刻苦学习,报效国家,这对于我走出大学的迷茫,找到努力的方向,起了很大作用。”这名学生后来在湖南大学任教,选择了洞庭湖区资源与环境作为自己的科研主攻方向之一,投身于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献策献力的战场。一位曾在学院任职的教授后来选择去别校发展,留下了1名在读博士。李景保老师担心这名博士的学业问题,主动指导她的学习和论文写作。最终,这名博士顺利毕业,并留校任教,同样追循着李老师的足迹投身于地理教学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事业之中。

李景保老师这种“一切为了学生”的精神感染了诸多学子,他们以李老师为安身、立命、为师的榜样。也许,他最大的骄傲并不止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还在于他将“师道尊严”四字诠释得淋漓尽致,更在于他通过更多的学生将这份师道、将这股师风传承了下去,影响和培育了更多的优秀学子,并带领他们走上了教育和科研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李景保老师说:“当老师的,要爱自己的学生,更要引领自己的学生一路前行。”

李景保老师说他是幸运的,见证了祖国风云变幻,繁荣发展,也收获了弥足珍贵的师生情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的教育事业正是有一群像李景保这样平凡而伟大的教师,用师者情怀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建设者,让国家真正走向伟大富强。


笑眼书三尺,九旬践桃蹊——记李双元教授

在清幽的bet356手机版唯一官网登录校园,人们经常遇见一位鹤发长者,或漫步在草青花香的小径,或笑着与人侃侃而谈。他就是新中国国际私法主要奠基人之一,“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的获得者,九十二岁高龄的李双元教授。

丹心存社稷,苦胆沥文章

国家和法学二者在他心中无比神圣,所以他选择用自己的一生将它们担负前行。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李双元还是一名文弱学生,但生活的残酷让他过早地目睹了这个世界的不公,“人民无处发声!我经历过,所以知道法治的思想在人心里有多么重要”。当时在外求学的兄长经常给他寄回各种进步书籍,从书中他深深地感受到国家的落后,法制的落后。年青的李双元立下救国的理想,携着法制的理念,迈向了雄关漫道。

李双元在那段苦闷岁月里,扎身书本,逐字逐句认真研读字里行间的智慧。从前资料查阅很不灵便,他便将仅有的英文、俄文资料反复抄写、翻译、研究。那些文字填满了他简单而纯粹的二十年,也给了二十年后奋斗在法学研究一线的他厚积薄发的资本。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逐渐强大并快速成长。李双元坐上了时代发展的快车,也再一次深刻地感受到了与外国的差距。于是他又循着初心毅然选择研究与民法相关的国际私法。面对资料少、经费少、与外界接触少、人才更少的难题,他没有退缩,而是像老农般在中国国际私法这片贫瘠的土地里开垦。这一时期,他伏案挑灯,独自苦译外国文献;呕心沥血,钻研律令,是蘸满笔墨书写文章的“勤勉先生”。

为山终九仞,艰难玉汝成

等苦尽甘来,终于有机会一展宏图时,李双元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执着追求的人从不缺少从头再来的勇气,年龄也只会增加他的底气。

改革开放的春风融化了严寒,一批又一批时代的弄潮儿开始走出国门寻求新发展,国家也更加意识到了依法治国的重要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外国文献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资料随手可得,国际交流增多,这些都是李双元在国际私法的舞台上大放光彩的助燃剂。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李双元先后发表《论国际私法关系的法律选择方法》《关于中国国际法理论研究和立法工作中的几个问题》等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论文,并带领他的学生完成《国际私法(冲突法篇)》《法学概论》等著作,翻译了《牛津法律大辞典(汉译本)》等作品,九十岁之际,他与学生蒋新苗出版《现代国籍法》一书,在国际私法的画卷上再添上浓厚一笔。李双元没有辜负时光,时光也不会辜负他。他为中国的国际私法领域开拓了一片肥沃的土地,在此领域的主要奠基人的地位日益凸显。

聚焦历史的1993年,已经66岁的李老师来到bet356手机版唯一官网登录,受聘为终身教授,着手创办、发展法学系。过去六十多年的所见所感所思,让他有了精益求精的学术精神、有了永不屈服的性格、有了兼济天下的情怀。bet356手机版唯一官网登录法学院在他的带领下迅速发展,并有了今天的成就。

“国际私法能够引进来,走出去”这是李双元毕生的追求,正因为这种信念,他的初心从不曾被艰难困苦所摧毁,他为国为法为民的道路也从不曾迷失。在他感恩时代成就了他的同时,也谱写了一个时代。

椿龄勤法笔,宣父待后生

“我从小就知道教育有多重要,所以想为国家教育事业出一份力”,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李双元在讲台上一站就是半辈子。

作为师者,他传道受业解惑,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与学术精神感染一辈又一辈的学生,为新中国法律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新中国的法制建设输送了大批人才。他的学生郑远民教授回忆与恩师的点点滴滴,眼神中充满了不尽的敬佩与感激。他说,是老师潜移默化中让他懂得了什么是学术精神,什么是言传身教,什么是恬淡旷达,什么是学无止境。尽管李双元如今无法再站在讲台上讲课,但他依然在家和学生谈着国际私法最新的成果,依然愿意细心解答学生的疑惑,依然坚持法学前沿领域的研究。

迈进新世纪,耄耋之年的他,在对别人说起自己的法学事业时眼里闪烁的满是自豪。他看着、摩挲着书柜里的每一本书,兴奋地将它们一一展示,介绍它们背后的故事。那一刻,他快乐单纯得像一个孩子。当学生向他告别时,他会缓缓起身,将学生送至门口,说着“以后常来啊”,一遍一遍地笑着挥手与学生告别,直至学生下楼转角,他看不见了为止。

与他丰富多彩的学术和教学生涯相反,他的个人生活极为简单。三餐规律,坚持散步,看看新闻,无其他欲求。“我不敢倒下啊,我要继续工作,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去做,还有很多书等着我去读”。他所有的热情和执着都给了法学,岁月静好,与法学为伴足矣。

李老师告诫我们的话总在我们耳边回想,“我是新中国成长起来的一名教师,祖国七十年的进步让我深深感受到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才有希望,国际私法才有前途。”七十载栉风沐雨,全凭心中那盏拼命照亮祖国前景的灯火;九十年初心不变,不变的是推动中国法律跃进的宏愿。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善作善成;唯有心怀热忱,才能一往无前!


一颗初心,一生坚守——记汤校明

初见汤校明爷爷,是一个微晴的午后,他正在师大社区给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作报告。77岁的他坚持站着讲课,身姿挺拔,声音沉稳深厚,不疾不徐,一字一句走心入脑。

他年少应征入伍,保卫家国,赤子之心随这片红色热土迸发出蓬勃力量。场景变更,角色切换,往事如流岚。永恒流转的日日年年,不变的惟赤诚、惟初心、惟对党的事业矢志不渝的坚守。

少年许国清澈如斯

汤校明于1958年进入湖南动力机械厂当工人,几年的辛勤劳作把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磨炼成吃苦耐劳的青年。1961年他响应国家号召参军,成为湖南省某炮兵团指挥连的战士,3年后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年轻的汤校明在部队表现出色,每年被评为“优秀战士”,屡屡受到上级表彰。1975年被提拔为炮兵团政治处干部股股长。之后几年,由于认真工作、精勤履职,年年荣立三等功。

1979年2月,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汤校明跟随着团指挥所上了支马山战场。那是枪林弹雨的火线,山上,甚至树上都布满了地雷。他和战友们每人挎着一支手枪,背着一杆冲锋枪,肩上还扛一把大铁锹,坚守在山头上。当时的作战条件十分艰苦,战士们藏身于用大铁锹挖凿的猫耳洞里,除了时而传来的地雷爆炸声,还有死水牛的腐烂和尸体的难闻气味。每天夜晚汤校明和政治处主任、警卫员三人一起待在潮湿的洞中,为防备敌军特工队偷袭,他们枪弹上膛,彻夜不眠。在火线上考察并补充调派干部,这是汤校明的主要工作任务。当时前线战事异常激烈,随时都会有同志牺牲,若指挥员得不到及时调整补充,则会严重影响我部队战斗力。在硝烟弥漫的战场考察干部,靠的是敏锐的洞察力和沉稳的执行力,汤校明每次都圆满完成任务。有一回汤校明正在接打电话时,一梭子弹从他头顶飞速穿过,他仍沉着冷静地完成指挥员的调配工作,用坚定的意志维护部队正常运行。

不论是在平时的部队生活中还是在前线战场上,汤校明都尽自己的力量完成他身为一名军人的使命,未应磨染,清澈而鲜活。这些精神沉淀在他的性格里,在每一段人生之旅闪烁着恒久的光芒。

润物有声薪火长燃

1986年12月,汤校明转业到bet356手机版唯一官网登录工作,先后在后勤、监察处等部门工作。1992年5月任bet356手机版唯一官网登录武装部部长、党支部书记、兼军事教研室主任。学校武装部主要负责大学生军训工作,汤校明认识到军训是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普及国防知识的重要课堂,对学生们4年大学学习生活,甚至是今后的人生都影响深刻。每次军训之前,他会去学生处摸清新生整体情况,去学生宿舍看望走访新生。在每年的全校军训动员大会上,他认真为学生们上好入学教育第一课。他神情激昂的讲述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无私奉献精神、艰苦奋斗作风和忠诚执着的军人气质。此时没有战场,但学子们心潮澎湃,热血激荡。

对刚刚步入大学的新生而言,为期1个月的军训是很艰苦的,理论课后的实弹射击项目,要步行两小时前往30公里以外的王家湾靶场进行。有次在路途中突遇暴雨,所有人的衣服全都湿透了,带队的汤校明走在最前头,他看着身后继续行进的整齐队伍,忍不住大声问道:“这么大的暴雨,大家怕不怕?”,没想到同学们一齐喊道:“我们不怕!”汤校明非常感动,他好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年轻的步伐,践行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军人精神。他在武装部10余年如一日,向后辈们传递革命薪火,也传递着自己的忠诚和信念。学校的军训工作多次受到上级部门表彰,学生队列比赛3次获得湖南省高校第一名的好成绩。

初心不改 光热依旧

2004年4月,汤校明从师大武装部退休,退休后的他,继续为党的工作发热发光。他当选为退休党支部书记,带领老党员们齐心协力建设支部。他仔细研究支部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工作计划和学习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党员的积极性。他组织党员们积极参加离退休处活动、社区党课宣讲等工作。有些老党员体弱多病,行走不便,其中还有癌症患者4名,难以参加线下的活动,为了解决这种状况,汤校明利用微信群开展支部学习,传达会议精神,最终达到了百分之百的党员参与度。支部20多名党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各项活动走在前面,党支部凝聚力越来越强,工作成绩越来越出色,多次获得“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2020年还被评为省直机关“先进党支部”,他本人也获评优秀共产党员。

汤校明2012年5月起在学堂坡社区担任党课教师,向社区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宣讲党课,随后被推荐为长沙市“五老”讲师团成员。他先后在社区、街道和学校作了50多场报告,场场受到听众的好评和赞誉。这些都基于他平时坚持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养。他说:“这就是我对党的忠诚与热爱。”

入党将近60载的汤校明坚守着他的初心和信念。征程漫漫,山高水长,他在坚守中奉献,传承,全身心地投入,倾注对党对国家的满腔热爱。这一切,都是为了给后辈铸造起思想的高地,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共同拥有一份纯粹的初心。


心无旁骛 至善至臻——记梁宋平教授

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对想做、爱做的事,要敢试敢为,努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把理想变为现实。”bet356手机版唯一官网登录生命科学学院梁宋平教授,就是这样一位敢试敢为、心无旁骛的学者,他不计个人得失,兢兢业业,把自己的聪明才智都默默奉献给了祖国的科技和教育事业。

求索上下科研路

1946年出生的梁宋平,幼年正处新中国刚成立之初,青年时期,又逢“文革”。一心向学的梁宋平没有随波逐流,他在未名湖畔的北京大学静心修读十三年,完成从本科到博士的学位攻读,站在了国内学术最前沿。后去美国波士顿大学做博士后,进一步开阔了学术国际视野。

1990年,梁宋平获美国绿卡。这一年开始,bet356手机版唯一官网登录面向全球广揽人才,在张楚廷校长的感召下,梁宋平逆出国潮流而上,举家回到了家乡,来到位于中部省份,当时各方面条件都十分有限的bet356手机版唯一官网登录。对于选择回国的理由,他表示:“我觉得我应该回来。“在bet356手机版唯一官网登录,梁宋平白手起家,着手建立蛋白质化学实验室。

作为学者梁宋平纯粹而专注。他认为,要在一个领域做出成果,必须是多年的积累和不懈的努力,要甘于寂寞,不务虚名,潜心钻研。科学研究的精髓是创新,而一切创新源于实践且成于实践,这对于生物化学这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更是如此。梁宋平在生科院的一号楼,与晨曦为伴,踏月光而回。这些年,梁宋平教授主持的国家级及省部级研究课题20余项,其中作为首席主持我国第一个也是至今唯一个动物多肽毒素领域的国家“973”项目,这也是bet356手机版唯一官网登录第一次作为主持单位承担国家“973”项目,另外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项、863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共发表百余篇论文。梁宋平从事的蜘蛛毒素结构与功能研究工作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获得国际专利3项,国家专利10余项,省部级科研进步奖3项。

教育初心定始终

1999年,bet356手机版唯一官网登录生命科学学院成立,张楚廷校长请梁宋平担任生命科学院院长,梁宋平多次婉拒,作为科研工作者,他不想因为行政事务分心。是张楚廷校长真诚的话语打动了梁宋平:“相比于科研,把一个学院一个学科带动起来,某种程度上和你自己做科研比起来,并不逊色,同样是很大的贡献。”梁宋平先后担任了生命科学院第一任院长、副校长等职务。他认识到“学校里的研究生培养、把握方向、处理问题这些事情总是需要人做的,所以如果这件事情于国家社会学校是有意义的,那就是应该做的,也是要全力以赴的做好的。”

也是在1999年,梁宋平被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人事部评为全国模范教师。他总是把恩师,北京大学原张龙翔院士的为师之道当做自己的榜样。他说:“我们做老师的应该把学生当朋友,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因为我们也是当学生出身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做老师的和学生是平等的。”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梁宋平培养了近百名硕士和十余名博士。

因为卓有成效的工作,梁宋平还获得了“中国有突出贡献的博士”、“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模范教师”、“优秀留学归国人员”等荣誉称号。

创业不畏万险阻

在湖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蛋白质化学实验室,每天早上7点第一个出现的一定是梁宋平教授,他一直工作到深夜才离开。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冰雪隆冬。他说;“人生的任何阶段,精神上都要有一个支撑点,这个支撑点不是物质的欲望,不是时尚的追求,不是所谓看破红尘的世故,而是自己所有以往的经历中凝聚形成的带有崇高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的觉悟。”正是有了这个支撑点,创业之初的梁宋平,硬是在这几间空屋子里,建成了湖南省第一个高水准的蛋白质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他作为实验室主任亲自上阵,当电工、焊工、搬运工、采购员,带着青年教师和研究生捡砖头,买木料和石棉瓦。他拉起锯子裁料,推着刨子加工木板,拿起水平尺砌墙。时光荏苒,如今,实验室已建设成为bet356手机版唯一官网登录蛋白质组学及生物发育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为我国南方最活跃的蛋白质和多肽研究基地之一。

实验室建成后,梁宋平在事业上更加投入,他像一部拧紧发条的永动机,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不要说节假日,就连大年三十和初一,他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妻子说他像一部只设有工作程序的电脑,容不得任何其他的软件。他则回答说:“我的想法是尽自己的努力,耕耘好交给我的这一块科研阵地。”梁宋平就是这样深深爱恋着这片生他养他的热土,这样忘我地为事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沉下心来干工作,心无旁骛钻业务,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要信念如磐、意志如铁、勇往直前,遇到挫折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住,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经得住磨难。”梁宋平始终坚持心无旁骛,脚踏实地,将生物、教学、做人、育人,做到了至善至臻,为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弘扬史学 激扬学术——记李育民教授

李育民,bet356手机版唯一官网登录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作为学者,李育民筚路蓝缕,擎举起近代中国条约制度研究的大旗,谱写出了一首又一首“近代中国历史研究”的华美篇章;作为教师,李育民秉承仁道,躬行于历史教学的三尺讲台,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他是国家级重点学科负责人、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组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是“全国优秀教师”、“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虽然李育民拥有一个又一个闪耀的符号,但他始终坚守着弘扬史学、激扬学术的初心,将史学研究的种子播种到莘莘学子的心田,为他们点燃了前行的明灯。

岁月如歌,盛世相约

“愿得此身长报国”,个人命运往往与国家命运紧紧关联。作为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李育民的求学之路艰辛而坎坷。少年时期,他遇上了“文化大革命”,命运如浮萍一般不知何去何从。在那段岁月,李育民扛过锄头,当过农民;背过钢枪,当过军人;挑起过重担,当过工人。但不管身处何方,身兼何职,他始终未曾停止对知识的渴求。四年的军旅生涯中,李育民一有时间就往部队图书馆跑,成为了部队的宣传小能手;在五年的铜矿生活中,李育民一到假期便“躲进”书店“成一统”,成为了矿场里有名的知识人。一套省吃俭用买下的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简编》伴他度过了那段漫長的岁月,对历史学科的热爱也如春芽般悄然萌发。怀著对知识的渴望与执着,李育民终于等来了1977年的春天。在那年高考中,25岁的李育民脱颖而出,成为了恢复高考后湖南师范学院历史系第一届大学生。

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让李育民倍感珍惜。回忆往昔,他动情地说道:“我们那一届学生入学时年纪都不小了,知道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想到国家如此重视教育和人才,就觉得心中充满希望,同时也觉得自己身上肩负着文化承前启后的重任”。是的,为了担负起国家赋予的使命,为了弥补蹉跎岁月留下的遗憾,李育民经常挑灯夜读,潜心钻研。谈起当年的学习生活,李育民十分感慨。当年学校宿舍条件很艰苦,打开水也只能凭票;教室光线不好,桌椅也很破旧;图书馆藏书也远不如现在丰富。在艰苦的环境下,李育民完成了本科、硕士的学业,一步步走上了学术研究的道路。

笔耕不辍,史学荣光

在李育民看来,“学术是大学的根本,大学的生命”。多年来,他崇尚学术,笔耕不辍,先后主持了五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国家重大社科基金);出版了《近代中国的条约制度》、《中国废约史》等各种著作20余种;发表权威论文100多篇,在史学研究的道路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李育民学术之路的引路人,是著名中国近代史学家林增平先生。忆起恩师,李育民言语中满是敬仰与感激:“先生治学严谨,他花了大量功夫为新中国编写了一部近代史的学习教材,书成之后来经常修改,数易其稿,这对我们学生的影响是一辈子的。”林先生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地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深深感染了李育民。在《中国废约史》的撰写过程中,他坚持笃实求真,终于完成了这部鸿篇巨著。 “我是用八年的时间,在长沙、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来回奔波搜集资料的。有时候在国家图书馆一呆就是几个月。要是没有坚强的意志,《中国废约史》就不可能写成。”心血之作《中国废约史》一经问世,便广受赞誉。2008年,获湖南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9年,获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硕果累累的背后,是日复一日单调而枯燥的资料整理与撰写工作。在浮躁的時代,李育民安心于小小一方书桌焚膏继晷地探索钻研,只为在历史中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从初入大学的青年到如今年近古稀,李育民一直在史学研究的道路上探求、摸索。他常常说:“目前,我所取得的所有成就不过是史学领域中的沧海一粟。”

史学传承,桃李芬芳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因受恩师风采感染,也因怀揣育人以报国、培英以壮学的愿望,李育民走上了三尺讲台。自此,他的博学多识,他的宽厚兼容,也走进了无数学子的心里。

听过李育民课的同学,总会有醍醐灌顶的感受。李育民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鼓励学术自由,追求课堂上的和谐互动。他主持了教育部“三结合”理念下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成立了省级教学团队。

见过李育民老师的同学,大多都有如沐春风的感觉。当学习中遭遇到瓶颈之时,李育民会循循善诱,鼓励学生笃实求真。当生活中遭遇不公与误解时,李老师会聆听抚慰,劝导学生宽厚待人。其实,在李老师的一生中,也曾遭遇过不公的待遇,也曾品味过世态炎凉。当有人为他愤愤不平时,李老师总是微微一笑,坦然处之。在他看來,历史学的海纳百川让他看到了自身的渺小,也学會了如何宽容。他常常给予学生最真诚的鼓励——在责难和误解面前,笑容待之;在压力和挫折面前,一笑而过。

寸心言不尽,冰壶万缕丝。李育民用渊博的学识为近代历史学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用睿智的谈吐为莘莘学子在史学研究中指明了方向。顺时代之风,秉奋进之志,与新中国一起成长的李育民老师折射出了当代中国人奋发图强、勇于创新、宽厚处事的精神风貌!


坚守信念,弹奏爱党心曲——记刘镇钰教授

信念的火把,照亮人生。

他用30多年的执着,在50岁时,终于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用一生的坚守,演绎出音乐教育教学的精彩人生。他是中国音乐史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被人称为湖南省音乐史的“活字典”刘镇钰教授。

忠贞不渝 一心向党

刘镇钰老师1940年出生于一个长沙县的农民家庭。解放前夕,他哥哥积极参加中共地下党组织的“迎解”活动,并加入共产党。从此哥哥成了他学习的榜样,加入共产党成了他的追求。他想如果榜样有颜色,那一定是红色,火红的青春点燃了他的入党激情。

17岁那年,刘镇钰成为首批知识青年,在长沙综合农场劳动,劳动时他专捡重活干,挑着一百多斤的窑砖,扁担弯成弓发出嘎嘎声,牙齿咬得咯咯响,累得差点吐血都不吭一声。在农场,他被评为市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并被党组织列为入党培养对象。1964年,他参加社教工作队,更是展现出“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决心,大炼钢铁,他三天三夜不睡觉,熬到最后,累倒在地上,躺了整整26个小时……

1965年,刘老师大学毕业面临分配,他在5个志愿栏里都深情地写上同一句话:“听党的话,服从分配”,把对党的忠诚,刻在骨子里,体现在每一次选择上。

1982年,刘老师在杨开慧烈士故居,读到烈士遗书,深深地被每句话、每个字所感动。在那白色恐怖年代,杨开慧烈士不畏强暴,不怕牺牲,表现出对党的无比坚贞和忠诚,他领略了烈士们的浩然正气和伟大雄心,回眸了一场硝烟烽火与生命华章。

1990年,当音乐学院教师党支部通过刘老师入党申请的那一刻,他激动得热泪盈眶,禁不住站起来大声说道:“我入党了,我是共产党员了!”他主动要求在杨开慧烈士墓前举行入党宣誓仪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自己如此坚定的信念和追求!”这是他日记里的一句肺腑之言。

有人说,刘镇钰教授三十多年争取入党,颇多曲折,却丝毫没有动摇心中的信念,实在令人敬佩。他谦虚地说自己做得还不够好,还需要继续努力。

锲而不舍 不负年华

刘镇钰老师一生热爱党,热爱音乐事业,这两个热爱结合在一起,成为激励他奋进的强大动力。1959年,从小喜欢音乐的刘老师考上了湖南艺术学院。当时学院缺师资,少器材,没教室,条件十分艰苦,但他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经常通宵达旦练琴。在他眼里,一个个音符就像麓山红叶那样令人陶醉,一首首歌曲犹如湘江流水那般催人奋进。他不想浪费一分一秒,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决心以过硬本领展现作为。

留校当老师后,刘老师保持着争分夺秒,勤学苦练的精神。每年寒暑假,他主动申请留守教学楼,既守护公家财产,又方便自己练琴。经过不懈努力,刘老师吹拉弹唱样样精通,成为当之无愧的音乐通才。1979年,为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湖南省第一次录播《黄河大合唱》,他与老党员储声虹教授共同配器、排练、指挥,让雄壮的红歌旋律在三湘大地响起,用最嘹亮的歌声,绽放对党的无限热爱。

刘老师曾担任湖南师范学院音乐系副系主任,他一心扑在教学和教书育人工作上,长期潜心研究湖南音乐史,成为地方音乐史研究专家。他认为湖湘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自己学到老、做到老,穷其一生都干不完,唯有一代代传承,发扬光大,才有未来音乐界的辉煌。他将主要精力放在培养音乐人才上,他指导的学生在第一届中国音乐史论文评选中获优秀奖,他本人获文化部等四家单位颁发的优秀指导老师荣誉证书。他指导的研究生喻意志成为中国音乐史界精英,曾任中国音乐学院和武汉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和特邀研究员。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咬定青山不放松”,退休以后的刘镇钰老师并没因年事已高而安享晚年,依然心系学校,情系学生,执着于他热爱一生的音乐事业。75岁的他还走南闯北,不辞辛劳地为著书立说搜集资料,相继主编并出版了3本书。近年来刘老师不顾自己年近80岁的高龄,毅然带领20余位音乐家组成的团队,历时4年,共同编纂了洋洋30多万字的《湖南当代音乐史》,其中他本人撰写了9万余字,“在详实性、独特性、完整性、精确性、史料性、多元性和群体性上与古今中外音乐史相比有着独创之处”,一连创下了三项新纪录: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省级音乐史;二是湖南历史上第一本音乐史;三是湖南历史上第一本当代音乐史。人们亲切地称他为“湖南音乐史的活字典”。

采访时,刘镇钰老师深情地说道,“雄伟壮观的锦绣潇湘,人杰地灵,我深深地爱着这片神奇的土地,我已决定死后把骨灰一半撒在岳麓山上,一半撒在湘江岸边。”

对刘镇钰老师而言,语言尽头是音乐,音乐尽头为信念,信念之源为挚爱。虽然刘镇钰老师已步入耄耋之年,满头白发,满面沧桑,但信念不老,初心不变,入党誓词不忘,他继续用音乐谱写一个老共产党员的新篇章。


潜心科研学术,倾心润育桃李——记王永久教授

朴素的外表难掩盖他神采飞扬的目光;可亲的笑容彰显他为人师表的形象;凭借着对科研事业的无限热爱,以兴趣为出发点,以兴趣为源动力,孜孜不倦坚守理论天体物理专业甲子又余,王永久教授以严谨的态度不断追求学术更高境界。

乐在其中,探索科学前沿

美国著名物理学家C.M.WILL指出:“每获得一个新的引力场方程的严格解,都是对引力理论本身的重要贡献。”王永久先后获得两个新的重要的严格解:《任意加速荷电荷磁天体引力场方程的严格解》和《具有磁矩的中心质量的外部引力场》,在国际上多次被同行学者们引用,被誉为WANG’S SOLUTION(王氏解),并预言了20余种新的引力效应。他的第一个严格解在瑞典召开的第十一届国际引力学术会议上报告后,专题组主席、世界著名物理学家D.Cramer在评述报告中给予高度评价:“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工作。”

王永久在世界上第一次严格地解决了物理学界几十年来未能严格解决的“时钟佯谬”问题。这一问题曾引起诸多著名物理学家的关注,他们提出了各自广义相对论的解决方案。王永久经过多年的思考和推导,终于给出了一个严格的解决方案,把已有的广义相对论的和狭义相对论的诸方案纳入其特殊情况,他的工作迅速得到国外物理学家们的认可与好评。

王永久首次将著名的黑洞三毛定理推广到第四根毛,证明了黑洞可以具有非阿贝尔色荷,获得1991年度“国际引力研究荣誉奖”,这一奖项的评委会9名评委中有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由设在美国的国际引力研究基金会颁发。他首次把著名的稳态Kerr-Newman度规推广到非稳态情况,这一成果使其在1995年第二次获得了“国际引力研究荣誉奖”。

感恩时代,学海扬帆起航

大学刚毕业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成绩优异的他被分配到辽宁省锦州市大虎山成为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学教员,“在这里我什么都不是,但我对科学的兴趣,谁也剥夺不了。”

做学术研究没有人理解,他自己带着两箱书,又联系北京的同学给他寄去一摞又一摞的学术杂志,看完后又寄还给同学。为了收集积累资料,他将杂志中的重要知识摘抄在小卡片上方便随时查阅,桌上的卡片渐渐达到一米多高,他心中的热情始终分毫未减。就这样,在偏远小村子里的小学一待就是好几年,直到改革开放给了他报考研究生的机会。站在历史的时间节点上,他由衷地感谢时代让他有重新走入学堂的机会。谈起过往种种,他面带微笑淡淡地说到:“可惜了那几年的耽搁,不然我可以比现在做得更好。”为了追回失去的时光

为了追回失去的时光,为了探索他为之着迷的宇宙,王永久废寝忘食,孜孜以求。2000年,当他完成第三部71万字的学术巨著时,因过度劳累病危住院,输血五千毫升,经抢救脱离危险,痊愈后又投入到工作中。他曾前往英国剑桥与史蒂芬·霍金会面,表达了对霍金的崇敬,赞扬他对科学有着极度的热爱,坚信“科学的内在美是人类最高层次的美。”

仁者育人,传道谱写华章

王永久在科普活动上从不吝惜自己的时间,愿意为各个阶段的学生们做科普讲座,谈如何培养热爱科学的兴趣,谈科学的内在美,谈生活的主旋律,谈现实和理想。他讲课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妙趣横生。他为毕业班开选修课时,听课的学生不断增加,常常由七八十人增加到一百多人,大教室通常被挤得满满当当。

仁者有大爱,铸精勤师魂。王永久培养出来的学生基础扎实,科研能力强,而且多有一种坚韧的拼搏精神;所到之处均有很好的反应。他培养出来的学生,樊军辉已成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博导、国家“九七三”工程项目负责人,荆继良成为中国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博导、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奖者排名第一、黑洞物理学界知名学者,吕君丽、陈菊华、张靖仪、吴胜杳等已晋升为教授,在同行中颇具影响。

王永久为全国众多高校学生所做的报告已汇集成书,作为中国物理学会主编的《科学家谈物理》丛书第一辑已经出版,获得国家图书奖和湖南省“五个一”工程著作奖。他著的《物理》和《近代物理》在国内出版后又由台湾亚东书局用繁体字出版,深受港台读者欢迎。书局许庆瑞先生来信说:“鉴于台湾读者对王教授著作的喜爱,我真诚地希望王教授能再赐新作。”

王永久所写的长篇巨著《引力理论和引力效应》《黑洞物理学》和《广义相对论和宇宙学》均已成为全国各个学位点的博士、硕士生和导师们人手一册的重要参考书,每本书出版不到半年就销售一空,其中前两本先后获得中国图书奖。

他寄语青年:从人类生活的世界到太阳系、银河系、宇宙都是科学研究的领城,只有懂得科学的人,才能享受到科学的内在美。科学的发展使人类的生活面貌日新月异,21世纪许多科学领域都将有更大的突破。科学,这最具魅力的事业正向当代的青年招手:欢迎你们,未来的科学家!

因为有你山川回响望宇宙,因为有你普降甘霖润桃李。王永久教授将所学所感一一传授给自己的学生,他谦逊和蔼的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以严谨的研学态度和温润的处世方式,在所热爱的领域不断钻研,带着满腔热情携兴趣在科技前沿一路向前。


校园里的晨光——记著名党建理论研究专家徐晨光

他每天早上通过“晨光心语”公众号与学生交流,日阅读量过万人;他设立“晨光”研究生科研奖,每年评选10名获奖者;他引资捐助5所乡村小学,累计经费超过100万;他退休后送党课下乡,每年作报告60多场;他的行为影响过多少人?他的精神激励了多少人?没有精确统计,但请您随我们走进校园,一起感受徐晨光老师的温暖和力量。

理想之光在校园闪烁

“理想信念高于天”,这是徐晨光老师坚守的人生信条。他1974年入党,1979年从bet356手机版唯一官网登录外语系毕业,留校先后在学工、团委、党委宣传部等多个部门工作。回顾成长经历,他满怀深情说道:我23岁做学生辅导员,37岁当大学党委副书记,45岁任党委书记,成为当时湖南省最年轻的厅级干部,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党的教育和组织的培养,也得益于自己始终把党的最高理想作为奋斗目标,将对祖国的爱化为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具体行为。

自当上学生辅导员的那天起,徐老师就将人生导师的职责扛在肩上。80年代初,他组织开展大学人生“追寻理想之光”行动,率先在校园建立起党章学习小组,吸引外国语学院近40%学生加入其中;引导学生阅读马列原著和《毛泽东选集》,在大学生中掀起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活动热潮。优良学风传承至今,学院“老教授带我读经典”、青马小组用多国语言“讲好雷锋故事”等活动,成为学校思政工作的一大亮点。徐老师一直为本科生上思政课,他擅长将深奥的问题通俗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理论问题用故事来诠释。他的“立好人生坐标,奋斗的青春更美丽”系列讲座,听课学生场场爆满,他讲的“科学发展观”课程,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作专访。

走上领导岗位的徐老师,深感加强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重要性。他无论走到哪里,肩上总挎着一个大包,里装着书和笔记本,有空就翻书或作记录。他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都说笨鸟先飞,那我就多飞几次”。凭着一股韧劲,2003年他完成了经济管理硕士研究生学业,随后又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成为博士生导师、讲座教授、“芙蓉学者”,成功实现了从一名思政工作者,向党建理论研究专家的跨越。

党性之光引领党建研究新领域

在党言党,爱党研党。徐老师以大学思政工作者的高站位和党建研究专家的敏锐眼光,于新世纪初在国内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这一重大研究课题。以此为核心,“精耕细作”完成了第一个关于执政党安全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出版了第一部关于党的执政安全专著。先后完成国家级和省级课题15项,出版著作20部,在《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党建研究》等刊物上发文理论研究文章200多篇。10项成果分别获省社科成果一、二等奖,10余篇论文被中宣部评为优秀理论文章,《关于严格机关党内政治生活的研究报告》获评湖南十大金策。他被省委组织部等单位评为湖南省优秀专家、勤政廉政富民强省优秀党政领导并记一等功,被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评为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

2018年退休后,徐老师仍然活跃在党建研究领域。作为省委宣讲团成员,他深入党政机关、学校、企业、乡村社区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创新理论,开展送党课下乡活动,每年作报告60余场;作为党建理论研究专家,他每年在党报等刊物发表理论研究文章10余篇;作为大学教授,他每年接待近百人次关于党建问题的咨询。

“晨光心语”温暖广大学子心

徐老师说,教师生涯无止境。他退休后与几十位博、硕士研究生建立微信群,取名“师生情”,由于要求入群的人数不断增加,“晨光心语”公众平台便应运而生。每天早晨7点,阅读“晨光心语”成为许多学生的习惯,有人称之为营养早餐,有人说在感受校园最美好的晨光。

徐老师将“晨光心语”打造成党建公益平台。他在线推送了600多篇短文及杂谈,每篇文章都经过反复琢磨,精雕细刻,将党建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之中,让党的方针政策为年轻一代所熟知,成为年轻人生活的“必需品”。他的语言朴实,道理通透,极富感染力,如《为什么要把祖国比母亲》《“七一”话忠诚》等多篇文章被广泛传播。“晨光心语”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关注人群从校内到校外,从青春学子到七旬老人,日阅读量从几十人、数百人增至万余人。

精神上富足的徐老师从不追求物质享受,女儿说“爸爸是一件夹克穿十年”的人。在他看来,人活着最大价值是为社会作奉献,有一份热,要发一份光。他的这份“热”和“光”,温暖着学生,照亮了社会。他在湖南师大设立“晨光”研究生科研奖,每年评选10名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和2000元奖金。他引资捐助5所农村学校,累计金额达百万元。他设置“晨光”奖学金,激励贫困学生用知识改变命运。他还成立了“晨曦书屋”,定期补充新书,指导乡村孩子们开展课外读书活动。

晚年的徐老师患上了帕金森症,手不受控制地颤抖,视力也不断减退。家人劝说他放缓节奏或者停下工作,但他每天晚上仍笔耕不辍,每个早晨继续在线上发送文章。在我们心目中,他像一束永远闪亮的光,始终为学子指引前行的方向。


夕阳余晖亦炽热——记校原党委副书记汪祥欣

人们常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来比喻长者,我们也会将退休老人的生活与太极拳、广场舞、下象棋等联系在一起。但当我们走进汪祥欣家中,见到这位身材魁梧、容貌坚毅、嗓音洪亮的“大叔”,听他如数家珍般的说起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时,谁都不认为眼前是已逾古稀之年的老人,只会感觉这是一位随时准备出征的战士。

党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

汪祥欣出生在江苏连云港的一个贫困渔村,当时家境窘迫,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为了生计,幼小懂事的汪祥欣时常随父亲沿着海边捕捞鱼虾,然后爬山过岭到数十里开外的连云港叫卖。新中国成立后,渔民的后代有了上学机会。因为家庭困难,汪祥欣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是靠党和政府提供助学金完成学业,所以他格外感激党的培养教育,特别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当年他是渔乡第一个考上大学的“状元”,在同届学生中也是第一个入团、入党的佼佼者。

党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青年时代许下的诺言成为汪祥欣一生的追求和行动。1963年高中毕业,他响应党的号召向董家耕学习,积极要求上山下乡去了新蒲农场;1969年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主动申请到最艰苦的地方工作,在雪峰山下的黔阳地区法院一干就是26年;1996年服从组织安排担任湖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正厅级),2001年学校合并后就任bet356手机版唯一官网登录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直至2004年退休。

2006年6月,校党委负责人找到已在广州女儿家定居的汪祥欣,通知他学校党委决定,请他担任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并希望他尽快走马上任。对于党组织的要求从不说二话的他,又一次无条件服从了工作需要。

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结下不解之缘

“在学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岗位上不知不觉工作了十多个年头。这段具有特殊意义的经历,给我晚年生活留下了难忘的美好回忆”,汪老满怀深情的说道。

当年的湖南师大关工委,既没有正规办公场地、也没有工作经费、更没有健全的二级关工委组织,不少人还不知道关工委是怎么一回事。面对这种情况,汪祥欣上任后大刀阔斧的干了三件事:第一,提出加强和改进关工委工作的方案。为此他深入全校各个学院进行一个多月的调研,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向校党委递交了详细的调研报告及工作建议方案,提出了加强关工委建设的24字工作方针。第二,着手建立二级关工委组织。2007年湖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省普通高校关工委工作的通知》下达后,他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起草了6条实施意见,并以校党委名义下发全校,他又马不停蹄地到各单位督促检查逐一落实到位。不到半年时间,全校25个二级关工委建立起来了,人员配置、经费开支、办公场地、办公条件等基本条件得到了保证。第三,建立健全一系列工作制度。如校关工委学习和工作例会制度、关工委副主任联系片(组)制度、二级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工作培训制度等等,推进关工委工作步入有序高效发展的轨道。

汪祥欣将满腔热情全数注入关心下一代工作之中。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的系列思想教育活动中,他深入每个片(组)、每个学院,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为学生作专题报告50多场。一次,他在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了解到,该院即将进入大三的周同学执意要求转专业,否则便要退学回家,他便主动与学院有关老师商定解决办法,先后5次找周同学谈心,并请他到家里做客进一步交流感情。在汪老的耐心帮助教育下,周同学转变了思想,爱上了所学专业,还担任了班干部,毕业后以专业成绩突出的优势考上了武汉髙新区公务员。

开创学校关工委工作新局面

步入新时代,如何让关工委工作与时俱进、常做常新,汪祥欣常思考着这个问题,并将其付之于实践。

于是,每年一次的二级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学习培训开始了,老同志们一起学习交流经验、探讨工作蔚然成了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已经延续了13个年头;以活动立项方式开展二级关工委工作的做法被大家认可了,每到年初,二级关工委都积极申报活动立项,年底结题并评选优秀项目,立项活动已坚持了5年,目前全校呈现出一院一项目,一项目一亮点的喜人局面;一批体现关工委工作特色的品牌产生了,如化学与化工学院的校园文化品牌《坐拥麓山•心怀天下》、生命科学学院老教授育人活动品牌《老少心手相牵话成长》、女红工艺工作室的素质教育课程品牌等等。

汪祥欣带领他的团队开创了湖南师大关工委工作的新局面。校关工委先后被湖南省关工委、省教育厅、教育部关工委授予全省、全国先进集体称号。他多次被校、省、教育部、中国关工委、中央文明办授予先进个人和突出贡献奖。三次被邀请在教育部关工委举办的全国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会上介绍经验及做法。

如今,担任学校关工委顾问的汪老一如既往的忙碌奔波着,除了学校关工委的工作外,他又给自己增加了一项工作任务,支持老伴陈光珍老师为社区居民开班讲课,传授中国传统女红工艺的制作技艺,活跃社区文化生活。他们的义举受到了当地居民的广泛称赞,并被多家新闻媒体报道。


拳拳赤子心,悠悠报国行——记吴秀山教授

今年是吴秀山教授回国到bet356手机版唯一官网登录工作二十周年。生命科学学院的一号楼第一间房就是吴秀山教授的办公室。“我选择最靠院门的这间老房子做研究,就是希望让学生知道吴老师时刻都在干工作,给他们树个榜样。”二十年来,吴秀山教授几乎每天都来,风雨无阻,全年无休。

回首这二十年,吴秀山教授心无旁骛,默默耕耘在科研教学一线,成果丰硕。他建立了bet356手机版唯一官网登录心脏发育研究中心,培养出了60余名硕士生与博士生,在《BLOOD》《DEVELOPMENTAL BIOLOGY》等国内外杂志发表了110余篇论文,在国内建立了发育生物学中一个新的分支学科——“心脏发育生物学”,主编出版了我国有关心脏发育生物学领域的系列专著,促进了我国心脏发育生物学学科的发展。他的相关研究成果为研究脊椎动物乃至人类心脏发育的基因控制机理奠定了基础。

吴秀山教授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奉献给了他热爱的事业,真正做到了不负韶华,只争朝夕。

吴秀山教授出生在1952年。年少时经历文革,爱读书爱思考的吴秀山没有放弃学习。文革结束那一年,他从bet356手机版唯一官网登录毕业。90年代,吴秀山赴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遗传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在瑞典的十年间,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先进知识,先后在卡洛淋斯卡研究院、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和美国密西根大学从事生物遗传方面的研究。由于对心脏发育,周围神经系统发育和白血病发生的基因控制机理的研究领域成绩突出,他被瑞典卡洛淋斯卡研究院癌症研究中心特聘为科学家,并担任了课题组组长。

2000年5月,吴秀山教授听从母校的召唤,离开已在瑞典工作学习的妻儿,只身回国,创建bet356手机版唯一官网登录心脏发育研究中心,从事心脏发育的基因控制机理的研究,先后任生命科学院院长,湖南省芙蓉学者,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心脏发育方向学术带头人,蛋白质组学与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技部部省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学术带头人之一。

吴秀山教授担任院长后,要求每个硕士生在就读期间,必须写出一份本人为第一作者的学术论文发表在SCI上。当时,学生们都很惊讶,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在吴教授的鼓励下,他指导的2000级硕士研究生每人均在影响因子为3的国外SCI杂志发表了论文。这是生科院建院以来开天辟地的创举,也推进学院学术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吴教授归国任教二十年,孜孜不倦地指导学生攻克生命领域的难题,他先后指导了60余名博士后、博士生和硕士生,并获得了全国优秀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

吴教授坚信,只要对学生付出一片真心,就一定会有一份收获。“我爱每一位学生,我愿意成为他们进步的跳板,帮助他们有更好的发展,做更多的研究,实现人尽其才”,吴教授这样说。采访中,他特意提到了他的学生戴齐(化名),因为该生对生物研究挚爱,吴老师两次将他送到瑞典留学深造。如今,戴齐也成为了生科院的一名教授,传承吴教授的衣钵。吴教授笑称,“看到学生的进步,我感觉比自己有了成就还高兴”。

吴教授把所有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生命科学,有人问,是什么驱动他在这条路上不停地前进,吴教授说,首先是因为热爱,生命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每次哪怕解决一个小问题,都能让自己拥有快乐。其次,这种研究的驱动还源于肩上的使命。先天性心脏病的致死率很高,但是对于这种疾病的研究哪怕在国外也只是在90年代才刚刚开始,国内外研究的成果差距更是非常之大。肩负着解决国家乃至世界人民心脏疾病的使命,吴秀山教授走到了心脏研究的前列。这种强烈的使命和责任感,也是让吴教授数十年如一日默默钻研、奉献在守卫生命健康的一线。

对于年轻的科研工作者而言,吴教授认为最重要的两个品质是:务实与诚信。这两个品质不仅是研究的基石,也是做人的根本。他认为,回到生科院二十年,最重要的工作是,为祖国的教育和研究事业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推进了对生命科学研究的热情延续下去,让科研的种子播撒在了更多年轻人中间,这是一种延绵不断的传承,也是一个为师者最大的成就。

“秉承科研精神,矢志报国理想”,这是吴教授对于新一代的殷切鼓励。如今,全面小康目标已基本实现,而在全面小康建成的背后是无数像吴秀山教授这样的科研工作者、人民教师的涓涓奉献。在实现中国梦的大潮中,每个人都是汪洋一滴,但正是这一滴水,汇聚成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势不可挡的巨浪!正如吴秀山教授所言:“报国初心,我志如磐。吾心之坚,岂畏路险?”

 



上一条: 【致敬40年·教师风采】读懂中国征文作品展(三)
下一条: 【致敬40年·教师风采】读懂中国征文作品展(一)

关闭